今年以來,鎮江市潤州區官塘橋街道平山村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深化小區周邊陣地服務功能,以群眾需求為抓手,以服務“一老一小”為重點,建設優質民生實事項目,堅持以真情、真心、真功做好“一老一小”暖心服務,真正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生活環境的變化。
平山村拆遷后大多數老人都安置在秀山美苑小區,為適應老齡化趨勢,做好為老服務工作,平山村黨委聚焦老年人生活需求,升級寶平文化廣場和平平聯動黨群服務站,建設睦鄰客廳專區和娛樂專區,新增醫療保障專區、按摩理療區、閱讀角、飲水區、便民箱、應急電話等,讓老人在家門口打牌、聊天、跳舞、觀影等,組織開展老年人智能機培訓、免費健康咨詢、義診等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持續將關愛老年人志愿服務常態化,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居民厲阿姨高興地說:“原來我們小區周邊什么也沒有,晚上吃完飯也沒地方去。現在好了,周邊做啥都方便。一到周末外孫就要到我這里來,周邊小朋友娛樂多,太好了。”
寶平文化廣場籃球場因建設年代久導致部分設施破損嚴重,給周邊青少年進行籃球運動帶來不便。為了充分滿足轄區青少年籃球運動需求,平山村黨委在前期征求居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實施籃球場升級項目,將其升級為標準化燈光籃球場,場地、籃球架等設施全面出新。籃球場升級項目完工以后,嶄新的場地、明亮的燈光,為青少年提供了舒適的運動場地。每天晚上,加油聲、叫喊聲、一群活力四射的孩子揮汗如雨,籃球場熱鬧非凡。家住秀山美苑的高中生王凱說:“我之前都要去體育館打籃球,現在在家門口也能打球,方便多了!”
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傳統文化,平山村黨委與鎮江實驗學校官塘分校開展黨建共建,結合紅色主題和官塘本土文化教育,打造萊山耕讀園,傳承和發揚官塘農耕文化,讓孩子們了解農作物種植、農耕文化等知識,打造“家門口”的青少年成長基地。
平山村黨委書記雷志高介紹,村黨委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堡壘作用,把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動力,持續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讓最柔軟的群體得到最多呵護,讓更多陽光照亮“一老一小”美好生活,真正地把實事辦好、落實。
本報記者孫晨飛
本報通訊員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