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的七月,有如洗碧空,也有似火驕陽;有聲聲蟬鳴,也有傾盆暴雨;有無恙山河,也有突發(fā)疫情;有奧運奪金,也有遺憾錯失;無論眼前幾多困難,身處如何困境,我們都永不言棄,勇于創(chuàng)新,心有大愛,溫暖他人;在這不平淡的七月,讓我們認識一下2021年7月份新時代江蘇好少年吧!
丁悅楠:心存大愛、助人為樂的公益“小達人”
丁悅楠,女,2008年11月份出生,金湖縣實驗小學六(5)班學生。丁悅楠刻苦努力、樂觀上進,擔任大隊長及班長的她,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校“五星少年”。在同學和老師們的眼中,丁悅楠不僅成績優(yōu)異,還心地善良、助人為樂,常幫助同學講解難題,照顧低年級的學生,協(xié)助老師管理班級紀律衛(wèi)生,組織大家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等。她加入“荷都七色花”愛心公益組織,為身患重病的小朋友捐款,為留守兒童送去文具和棉衣,為困境兒童帶去假期的陪伴和溫暖,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包餃子等,她還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及參加比賽獲得的獎金,希望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她表示,自己會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幫助更多的人,將“小愛”變?yōu)椤按髳邸薄?/p>
胡彭軍:沉著冷靜、教科書式施救溺水兒童的“淡定少年”
胡彭軍,男,2010年8月出生,徐州市光榮巷小學五(3)班學生。他品學兼優(yōu)、愛好廣泛,曾多次在游泳、籃球、朗誦、征文等比賽中獲得榮譽,連續(xù)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光榮好少年”。他樂于助人、熱心公益,常幫助同學答疑解惑、輔導作業(yè),利用課余時間參與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義務講解等志愿服務。6月14日,胡彭軍正在游泳館內(nèi)練習游泳,發(fā)現(xiàn)隔壁泳道一名男童失去重心,“倒栽蔥”在泳池里不斷掙扎,他隨即躍過泳道浮標,麻利地抓住幼童左腿一把翻轉(zhuǎn)過來,將他的上半身扶出水面。此后,幼童家長和游泳館安全員也趕了過來。被救男童的家長幾經(jīng)打聽找到胡彭軍所在學校,大家這才知道他在泳池救人的事。胡彭軍說,自己已學習游泳六年,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救助經(jīng)歷,“這就是一件小事,以后遇到這種情況還會這么做”。
高子堯:善于思考、樂于探究的科技“小能手”
高子堯 ,男,2009年7月出生,宿遷市宿豫區(qū)廬山路小學六(3)班學生。他熱愛科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學習成績位列班級前茅。一次吃早點的時候,高子堯發(fā)現(xiàn)早點師傅要把上面所有的蒸籠都搬下來,才能拿出最下面的蒸籠,又費力又不方便,便突發(fā)奇想將抽屜與蒸籠合并起來,幫助早點師傅解決這個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發(fā)明了“便捷的蒸籠”,并榮獲2020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賽后,他并沒有停止思考和探索,又提出了“二階蒸籠”“三階蒸籠”的想法,并不斷改進和完善。他積極帶動同學們一起參加科普活動,參與科技小實驗,探究科學知識。同時,還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幫助鄰居和家人安裝電燈、插座,維修簡單的線路和小電器等,是遠近聞名的科技“小能手”。在高子堯看來,學習科學知識就是要運用到日常中去,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便捷。
蔣亦凡:熱心傳播“海軍文化”的講解小先鋒
蔣亦凡,男,2008年3月出生,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七(1)班學生。蔣亦凡喜歡讀紅色書籍、看紅色電影、聽紅色故事,他積極參加“紅色印記”紅色歌曲合唱、“百年黨史 百名師生 百集宣講”系列活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日演講比賽、“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等活動,被學校評為“最受歡迎的小講解員”。2019年,蔣亦凡在全省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優(yōu)秀成果展演活動中,向來訪人員詳細介紹了泰州艦138號及中國人民海軍發(fā)展歷程,大方的談吐、清晰的解說,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他還利用課余時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紀念館擔任志愿小講解員,目前已義務講解50多場次,講解時長約50多小時,服務游客2000多人次。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繼續(xù)做好家鄉(xiāng)“海軍文化”的宣傳者和踐行者,讓更多人認識泰州、了解泰州、喜歡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