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張雪靈 記者 楊寶嶺) 記者昨從江都獲悉,近日,民政部主管、中華志愿者協會與中國社會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國家級期刊《中華志愿者》學習強國號專題推介了該區吳橋鎮文化志愿者協會的先進工作經驗。據介紹,該協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探索“黨建+志愿”模式,累計開展公益活動超千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幫扶困境兒童、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千余人次,并通過“特產代言”項目助農銷售農產品超千萬元,成為全國文化志愿服務領域的標桿。
作為江蘇省首個鄉鎮志愿者黨支部,吳橋鎮文化志愿者聯合黨支部通過創新組織建設,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協會現有志愿者510余人,其中黨員120名,下設18個分會均配備黨建指導員,樹立了良好的價值導向。此外,協會還通過黨建共建的形式,上引下聯,先后與南京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學系、江都郵儲銀行、揚州大學旅游管理系等單位黨組織結成共建單位,集聚各方資源,為吳橋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服務民生方面,協會聚焦多元化需求打造品牌項目。連續12年開展“歡樂村村行”公益巡演超千場,惠及30萬人次;開辦“公益國學講堂”免費輔導兒童超萬人次;推出“手繪美麗鄉村”墻體彩繪項目助力老區煥新;常態化實施困境群體幫扶行動。同時,協會還構建“鎮村聯動”服務網絡,設立20個標準化志愿服務站點,實現“有場所、有隊伍、有功能”的全覆蓋目標。
為保障服務長效化,協會每年投入95%以上支出用于志愿者保險及后勤保障,并建立評優表彰機制,累計推薦60余名優秀志愿者加入省市文藝家協會。十年來,協會獲評中國5A級社會組織、江蘇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等40余項省級以上榮譽。2023年,協會創辦志愿者文化夜校及黨校,邀請專家開展系統培訓,并通過新華社、學習強國等平臺發稿千余篇,持續擴大志愿文化影響力。
“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根、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的發展路徑,為新時代志愿服務融入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樣板,推動‘志愿紅’在更廣領域綻放光彩。”吳橋文化志愿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