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安裝好了,我下樓遛彎方便多了,以前反映過幾次,新業委會成立后馬上就解決了。”家住南通市文峰新村5幢的顧奶奶扶著扶手開心地說。
顧奶奶住的文峰新村是1996年建成的老小區,2020年經過改造后小區外貌換了新顏,然而,小區前業委會管理不善,缺乏物業管理,居民矛盾凸顯,煥新小區眼看要“開倒車”。在崇川區住建局、新城橋街道的指導下,文峰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六力共治”,通過挖掘黨員骨干、鏈接共建資源,提升業委會履職力,以優質服務激發居民參與小區自治意識,通過近鄰善治實現了“小區問題有人管、難題一起解、困難大家幫”的良好局面。
黨建引領選對人
“無人管”變“有人管”
“以前無論居民向業委會反映的是大事還是小事,業委會的回答都是‘找社區’,社區疲于應付,感覺力不從心?!蔽姆迳鐓^黨委書記錢偉說。為改變這種業委會“不想管事”、社區“疲于奔命”、居民“怨天載道”的局面,文峰社區通過上門走訪、問卷調查、召開居民座談會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見、摸排小區能人,指導進行新一屆業委會換屆工作,通過合法途徑將網格支部書記推選為業委會主任,并將從財務、安全生產等崗位退休的能人吸納進業委會。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業委會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小區亂停車?!拔覀冃^周邊有菜市場、醫院、幼兒園,外來車輛經常停進小區,占用居民停車位,無序停車讓小區道路擁堵,居民有怨氣。”文峰新村業委會主任丁鴻基說。為此,社區牽頭業委會成立“文峰新村議事會”,通過“小區問題居民議,解決方案居民說,業委會、社區具體辦,辦理好壞居民評”的閉環機制,確定有償、錯時停車解決小區亂停車問題。外來車輛可以在白天時段停放并收取低價費用,專門設置親情停車位便于子女探望老人,既解決停車難題,又增加小區收入,充分體現了治理溫情。
目前,文峰新村小區停車費收取率100%,加上房屋出租、廣告等收入,可覆蓋小區的支出需求,到年底還有盈余返還給居民,居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示范帶頭激活力
“一旁看”變“一起干”
“看到大家在這里勞動,種樹、在輪胎上畫畫,我們很好奇,也來一起動動手、松松土?!蔽姆逍麓?0幢的杜麗華說。杜阿姨參與的是文峰社區黨委牽頭的“社區花園微改造”項目,該項目鏈接南通大學藝術學院芽兒青志愿服務隊,動員廣大黨員志愿者一起動手,將小區一些閑置空地改造成花園場景??吹皆瓉淼摹芭K亂差”變成了“小而美”,一大批居民也主動參與到社區微花園改造中來,有人捐出廢舊輪胎、有人主動提供小樹苗、有人帶來了鋤頭鐵鏟……“社區組織我們帶著孩子在小區窨井蓋上畫文明,孩子感受到快樂的同時學習到文明知識,也更加懂得愛惜自己的家園。”居民蔣雨云說。
“‘微改造’起到了大作用,‘小花園’撬動了大力量,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卞X偉說。曾經的文峰新村是社區人員干,居民一旁看,干得不好還要罵。如何發揮居民參與治理的熱情,歸根到底是服務。文峰社區黨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黨員中心戶、退役軍人入手,組建家園志愿服務隊,擔任老舊小區改造監督員、開展亂堆放清理、上門家電維修、組織廣場義診等一系列服務,讓居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看到真真實實的變化,用黨建引領、示范帶頭,進一步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動能”,更輻射帶動廣大群眾參與小區治理。
鄰里互助傳溫情
“陌路人”變“一家親”
“社區花園微改造”是一個契機,加強了居民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居民“家園意識”,文峰社區以該項目為依托,通過黨建引領搭建鄰里互助平臺,開展鄰里互助關愛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近鄰新風尚。
“每天早上四五點就過來了,分粥、洗碗、打掃衛生,要忙到七點多,但是忙得很充實?!蔽姆逍麓濉袄媳A站”愛心粥負責人范順民邊忙活邊說。驛站每天早上在文峰新村“老兵驛站”門口,都會為老人、退役軍人、保潔及困難家庭免費提供愛心粥,熬粥、分粥、打掃等都是社區居民志愿者自發組織開展。文峰社區作為雙施教區小區,每年學生就學新入住的居民較多,人員流動性大。如何打破社區陌生人困境,實施近鄰治理?社區根據靠近干休所、轄區退役軍人多等實際,打造了“老兵驛站”,設置老兵活動室、新四軍展陳室、居家養老助餐廳等功能室,鏈接退役軍人企業家實施“愛心粥”項目,組建軍嫂志愿服務隊,開展“老兵講紅色故事”等一系列活動,拓寬了鄰里溝通渠道和互動空間,以“老兵”這一共同的價值紐帶增強居民對鄰里關系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近鄰治理說到底就是要貼近群眾生活需求、心理需求開展服務,在群眾的“家門口”將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為此,社區擴大區域化黨建聯建共建“朋友圈”,發揮統籌聚集資源的核心樞紐作用,有效匯聚各方近鄰資源,先后鏈接南通三院醫護團隊每周開展義診、峰彩藝術團舉辦鄰里藝術節、江海好阿姨定期開展維修服務……一樁樁可見可感的服務,織密近鄰服務網格,激活了社區治理活力,讓黨群互動更加密切、鄰里之間更加團結、家園更加溫馨和諧。
(作者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