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魏欣) 近日,記者從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獲悉,根據《“新時代徐州好少年”推選辦法》,經各地各有關單位推薦,組織專家評議并報市委宣傳部審定,閆俊杰等5人當選2024年第一季度“新時代徐州好少年”。
閆俊杰,沛縣朱寨鎮閆寨小學學生。他成績優秀,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他6歲習武,在省市比賽中屢獲殊榮。2024年4月27日11時,沛縣朱寨鎮孟樓村的一位老人突發疾病,120急救車接報后趕赴現場,卻因路況復雜等原因,一時找不到患者的具體位置。閆俊杰正好騎車經過,得知情況后,他迅速調轉車頭,并示意救護車跟隨。他一邊騎車帶路,一邊規劃車輛行駛路線,僅用數分鐘就帶領救護車安全抵達老人家里。看到老人上車,他才轉頭離開。這一切都被急救人員用手機拍了下來,發布到短視頻平臺上,經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轉發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史一陽,徐州市星光小學學生。他和父母長期資助3名困難學生;2021年,他與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戛小學的孫大酉同學結成一對一幫扶,資助困難學生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他還是藍天救援隊的一名小志愿者,他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參與青少年防溺水、防震、防火等宣講活動21場次,服務時長達60小時。獲得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表彰,被認證為江蘇省志愿服務者、徐州市藍天救援隊優秀小志愿者。
王倚桐,新沂市馬陵山鎮中心小學學生。生于馬陵山山腳下,王倚桐從小聽著宿北大戰的故事長大,革命先烈不畏艱苦、頑強奮斗的精神深深影響著她。三年級時,王倚桐成為馬陵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領巾講解員,利用周末或節假日,為游客們講解新沂紅色歷史,累計服務1000余人次。2023年6月,王倚桐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的采訪。她說:“我非常珍惜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身份,我也一定會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高圣博,徐州市青年路小學學生。他受到愛心助學事跡的啟發,在父母的幫助下,參與為藏區孩子建輔導班的公益項目。為紅原縣瓦切鎮唐日村援建了8間輔導班,并資助6名困難孩子。在他的帶動下,身邊親友也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先后資助180名困難兒童,累計捐款9萬余元。他還加入徐州市善行天下助困志愿者協會,利用課余時間到敬老院、福利院等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愛心和行動傳遞溫暖。
劉雅晴,徐州市模特學校高一(戲曲班)學生。她受母親啟蒙,9歲學戲,是豐縣傳統戲曲“豐縣梆子戲”項目第三代傳承人。2020年考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江蘇省“梆子”學員定向培訓班,師從戲曲名家、“梅花獎”獲得者燕凌。她堅持多角度展示江蘇梆子戲的魅力,積極參與歡樂送萬家文藝演出等活動。她加入了公益團隊,走進養老院、殘疾人之家,用傳統戲曲,給大家帶去歡樂與關愛。她立志“好好學習知識、學習江蘇梆子戲,做江蘇梆子戲的藝術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