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太倉的幸福底色。在這里,您將了解到婁城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動態與暖心服務,共同見證一個個凡人善舉聚光為炬,一場場文明實踐暖透心扉,一次次文明創建細致入微,一張張質樸笑顏幸福綻放。文明太倉,幸福之城!讓我們攜手共同抒寫太倉文明新篇章。
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可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近年來,蘇州太倉市深耕“德耀婁城 文明有我”品牌,厚植涵養新風尚的“文明沃土”,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展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為太倉現代化實踐鋪筑了文明底色、匯聚了道德力量。
01 凡人善舉 見賢思齊 點亮道德之光
身邊典型是社會正能量的傳遞者,選樹身邊典型是為人民立傳、為時代明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近日,太倉市文明辦主辦的“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太倉市學雷鋒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舉行。活動中,向十位新時代雷鋒精神的踐行者、太倉市身邊典型贈送傳家寶和鮮花。
他們中,劉玉龍退伍不褪色,每年奔波于客戶和電網之間約5860公里,與同事用1600多個日夜的堅守鍛造供電為民服務情懷;羅玲玲協助搭建太倉市第一批殘疾人之家“輔助性就業工療車間”,幫助20多位殘疾人用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趙運生積極投身國家航空發動機事業,帶領團隊推動國內航空發動機技術從“跟跑”向“領跑”轉變......他們用自身的道德之光,照亮了城市的文明之路。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
一個人可以影響一群人
在太倉,一批又一批身邊典型不斷涌現,在平凡中成就不凡,于細微處傳遞道德力量。截至目前,太倉市共有“中國好人”16位、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位、“江蘇好人”23位、“江蘇最美人物”4位、“新時代江蘇好少年”4位、“蘇州時代新人”26位(組)、“新時代蘇州好少年”15位、“太倉好人”197位(組)。
近年來,太倉市注重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利用電視、報紙、新媒體等宣傳矩陣,開設精神文明專欄,常態化宣傳典型事跡;在全市范圍內積極開展道德講堂、百場流動道德講堂進社區、“百姓故事”巡講等活動,承辦“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匯演,以身邊典范事跡為原型創作一批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大家向好人致敬、與榜樣同行。
02 德者有得 好人好報 匯聚文明風潮
“好人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需要“文明沃土”作為保障。太倉市建立健全關愛道德模范工作常態機制,出臺《太倉市禮遇幫扶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實施辦法》,讓他們享受政治、成長、成就、暖心、文化、幫扶6方面14項禮遇,并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進行關愛幫扶,解決實際困難。
在婁東街道太勝社區,有個“小秀才”志愿服務工作室,這里的負責人是中國好人、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尋親小秀才”顧文忠。2010年開始,顧文忠用網名“小秀才555”注冊成為“寶貝回家尋子網”志愿者,十多年來,已成功幫助全國百余名被拐、送養和流浪失蹤人員找到親人。2023年4月,顧文忠因為肺部不適,住院近半個月。2023年5月,他又因病情加重,再一次入院治療。在治療檢查中發現,他的肺部功能已經基本喪失,需要一直吸氧,并患有嚴重的肺源性心臟病。
顧文忠再次住院后,太倉市各部門紛紛高度重視,在派出工作人員進行探望的同時,積極和上海肺科醫院對接,并順利幫他進行了換肺手術。至今,已累計為患有重大疾病的顧文忠提供醫療救助幫扶超70萬元。眼下,顧文忠的身體正在逐漸好轉,但仍需長期服藥,精神有所恢復的他,已經重新奔走在幫人尋親的路上。
關愛禮遇的氛圍更足、身邊好人成色更亮。崇德向善的太倉“城市基因”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匯聚出新時代文明風潮。
接下來,太倉市將繼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機制,提升公民道德素質,深化各類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市民群眾以道德燈塔照亮精神航道,推動全社會正氣充盈、蓬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