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淮城街道恩來社區結合長期踐行周恩來崇高品質,探索總結實施建設溫暖組織、提供溫暖服務、凝聚溫暖合力、營造溫暖環境、弘揚溫暖文化“五項溫暖”工程,使文明美麗的社區從理想變為現實。
建設“溫暖組織”。恩來社區把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文明創建的關鍵所在,健全“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沿街商鋪)黨小組”三級黨組織鏈條,將黨組織的引領力延伸到樓棟和沿街商鋪,延伸到社區的每個角落,實現黨組織在社區全覆蓋。利用“三會一課”、黨員學習日等形式,開展“線上+線下”的理論學習,增強黨員干部理論修養。編演三句半、快板書等膾炙人口的通俗理論節目,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千家萬戶。
凝聚“溫暖合力”。充分吸納多元力量參與文明創建工作,積極運用“碼”上議平臺,收集群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小區各樓道設立“樓棟管家”,針對樓棟內的各種小微事情,由樓棟長、黨員、志愿者、物業、網格員“五員”推進微議事、微服務,點亮樓棟其他群眾的微心愿,破解他們的煩心事、揪心事,增強黨群協商議事實效。
提供“溫暖服務”。恩來社區實施“一門式受理、一口清導辦、全科化服務”模式,打造“15分鐘便利生活圈”,在各小區建成“暖心驛站”,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以“感悟恩來品質·溫暖他人四季”為核心理念,在不同時期策劃不同愛民、暖民服務。開展紅色物業創建、物業掛牌服務、收費支出公開等,推進物業服務質量評議,不斷提升物業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通過開展黨員走千家解百難等形式,黨員干部及時聽取群眾對社區治理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及時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及時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線”。
在暖心驛站舉辦的彩繪小課堂
營造“溫暖環境”。恩來社區將轄區內各小區按歷史文化、群眾習俗等方式,進行各具特色的老舊小區改造,讓群眾留住鄉愁,留住記憶,增強歸宿感與自豪感。同時與司法部門建立常走訪常服務機制,開展“三官一律”進社區活動,組建社區小法庭,每月開庭一次,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幫助群眾解決民事糾紛,指導群眾依法辦事,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依法維權等法律服務。
“三官一律”進社區,現場普及法律知識、答疑解難
弘揚“溫暖文化”。恩來社區注重發揮周恩來家國情懷陳列館、“八互”游園、不染亭、記憶墻等文化場所作用,在深入學習“十條家規”“八互”原則等周恩來家風家教內容的基礎上,每年不定期開展好家庭、好兒女、好鄰里“三好”評選活動,充分彰顯家的溫度,不斷激發廣大群眾爭當“三好”的積極性。注重用好身邊的紅色文化與歷史文化,組織開展好每月一日的升旗、重大節日的活動,豐富群眾精神需求,增強群眾的愛國素養與文化自信,匯聚奮進新征程、建設文明社區的強大力量。